创策文旅:助力文旅品牌创意、创新、运营全面提升
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341 期分享
作者 l 小利
来源 l 创策文旅
当下,景区同质化、网红同质化、场景同质化、文创同质化等正在成为阻碍文旅市场发展的瓶颈。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好多年轻人的吐槽,越来越不想旅游了,觉得旅游好没有意思,可不是吗,游客们走遍大江南北,看到的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、大同小异的民俗表演,新鲜感与惊喜感正在逐渐消磨。
昨天,一位零零后编剧朋友给我分享了他玩了好几年的一款国外游戏《动物园之星》,他在里面搭建了一个自己的动物园,养了几只环尾狐猴、黑白领狐猴、环尾狐猴、非洲大象和昆虫乐园,搭建了游客观光长廊,还设计了景区场景,如小瀑布、创意景观、动物园周边文创等,让我眼前一亮,关键是他的动物园很人性化,场景空灵而有设计感。
展开剩余78%说实在的,我去参观了很多实景动物园,基本都是“围栏观赏+标牌科普”的传统模式,比较枯燥,而他游戏中的“动物园”还真想去实地参观体验一下,可惜只是在游戏中,无形中给了我一个思考,文旅项目或者文旅景区能不能创造一种“文旅+游戏+剧本”的新玩法,以其独特的沉浸感、互动性与创新性,或将为文旅融合开辟一种全新路径。
事实上,目前市场上很多文旅景区,包括动物园设计都比较老旧了,发现他们的设计和年轻人是有代沟的,花了很多设计费用和高昂的建设成本并不那么吸引游客,和市场有些脱节,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旅游+“数字孪生”层面,文化性、创意性和体验性都还不够。
Z世代旅行数据表明,78%的年轻人愿意为“可参与、可传播的沉浸式体验”支付溢价,《动物园之星》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爱玩,给我们很多启示,他以“模拟经营+创意创作”为核心基因,打造“反向定制”的共创平台,让用户从“游客”变为“动物园共建者”,恰好能突破“单向引流”的浅层融合,构建“线上共创—线下共验—生态共生”的全新玩法,让文旅体验从“被动接收”转向“主动创造”。
想象一下,这种虚拟动物园的创意设计不仅能吸引众多游戏玩家,还将成为现实动物园改造的新蓝图,事实上,无数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扮演起动物园设计师的角色,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积累的经验,也将成为现实世界文旅项目创新的灵感来源。
如《动物园之星》中动物福利、栖息地设计原则,玩家需要充分考虑动物福利和游客观感之间的平衡,每只动物都有其基本需求:营养、社交、资源丰富度以及栖息地环境。例如,使用单向玻璃或调整栅栏位置,既满足游客观看又不干扰动物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位玩家分享了他的创作过程:“我开了个类似亚马逊森林这样的原始森林动物园,以石头植物为主,再带点非洲部族的感觉,希望营造得到那种氛围”,而另一位玩家也分享了他的设计:“我做了一个两层的恒河鳄栖息地建筑,游客可以平视看看鳄鱼游泳,也可以俯视纵观整个区域”。事实上,这些设计原则都可以直接应用于实体动物园的改造升级。
可以预见,未来更接地气的文旅场景设计师可能就来自这些游戏玩家,这种线上虚拟经营与线下实体体验的潜在结合,为文旅产业的趣味化破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。另一方面,通过游戏+研学的融合,也将教育娱乐化、趣味化,《动物园之星》中的游客体验和保育教育系统并不是传统研学中的生硬的知识灌输,而是通过解说牌、捐款箱、互动设施、任务打卡及AR解说,让游客自然融入游玩体验中,游客和观众可以学习到很多动物生活习性、生态、环保等自然科学知识,这也是一种创新型青少年研学旅行目的地。
只是“文旅+游戏”的新玩法目前在市场上还处于新兴阶段,据有关统计,2025年全球文旅游戏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,但成熟案例不足3%,处于蓝海竞争阶段,“文旅+游戏”还处于开发开创期,市场发展潜力巨大,未来“文旅+游戏”一定会往更加人性化、人文性、互动性、体验性、趣味性、娱乐性、教育性方向发展。
以特色动物园为例,如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于2025年双节期间推出的“萌兽N次元 马戏嘉年华”主题活动,通过“场景化、跨次元、国际化”重构游客视觉与互动体验,活动期间,3辆主题花车以动物生态为灵感进行创意设计,搭配驯鹿、大羚羊、金刚鹦鹉、环尾狐猴等多品类珍稀动物组成的“萌兽巡游队伍”,实现“自然生态”与“视觉艺术”的深度融合;再比如,东莞香市动物园在2025年五一期间通过“治愈星球”奇遇记,打造了一个集动物观赏、文化体验、消费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,园区以网络火爆动物卡皮巴拉(水豚)作为“首席治愈官”,从萌态可掬的“豚豚治愈站”主题打卡点到限时开放的“卡皮巴拉互动体验区”,通过场景化设计将动物IP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。
当然,“文旅+游戏”的融合并非仅仅局限于动物园,其赋能效应已在很多文旅项目中显现,如前年的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热度直接带动山西文旅关注度飙升,成为现象级案例;《魔域》游戏也与武夷山展开深度联动,将游戏的影响力转化为文旅吸引力,《魔域》上线的联动角色“御山司茗・忘忧”,以武夷山水的灵秀为形,以千年茶文化的底蕴为魂,用年轻化的游戏语言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,生动印证了游戏活化传统文化、激活文旅新动能的巨大潜力。
小结:
有种预感,文旅产业的未来,正在从千篇一律的观光走向虚实共生的创造。当《动物园之星》的玩家设计成为实体动物园的蓝图,当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游戏场景化作文旅打卡地标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业态融合,更是一场体验革命,Z世代要的不再是标准化表演,而是能亲手参与、持续进化的沉浸式叙事。
这场由游戏基因重构的文旅新生态,或将让每一处风景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开放世界,让游客在现实世界中,也能像在游戏里一样,自由探索、创造与成长。这样的文旅新玩法,不仅能跳出同质化怪圈,更将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,开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文旅新时代。
发布于:重庆市